3)1935、决定中国命运的美国技术_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率无线电台同罗刹总部保持联系,而装“货”的“阿历克谢·托尔斯泰”号动力船悄悄于1968年5月7日的晚上启程驶往了罗刹。

  这次捕捉美军f—111战斗机的行动对中国和罗刹的飞机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和罗刹的航空技术都有极大推动作用。

  罗刹在f—11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著名的苏-24轰炸机,就是前几天被土耳其击落的、北约誉为“击剑手”的那种飞机。

  罗刹这时也逐渐向真正的空军进化,对那些航程短的战机感到不满意,开始追求大航程、大重量的战机。此前研制的苏-17尽管很快就使罗刹空军进入变后掠翼时代,但苏-17的半吊子也是显而易见的。

  得到了f—111战斗机之后,1968年8月7日,罗刹决定新型飞机改用变后掠翼方案,1971年6月16日,罗刹空军对试飞结果满意,新型飞机正式入役,定名苏-24。

  苏-24尽管大量模仿f-111战斗机,但在技术水平上还是显示出差距。

  f—111战斗机的机翼后掠角是无级可调的,由电脑根据飞行状态自动控制。f—111战斗机也是美国第一架采用涡扇发动机的战术飞机,油耗低于涡喷很多。

  苏-24的机翼后掠角依然是手动在几个固定位置上设定,发动机也是相对陈旧的涡喷。罗刹战术飞机要到米格-29和苏-27才开始采用涡扇,比f—111战斗机晚了近20年。

  60年代以后,罗刹战术飞机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同时代的美国飞机,常常要在美国后面很多年才能恢复某种技术均势。

  而中国当时已经受到了空军战术技术飞速发展大潮的冲击,发展新一代新思想指导下的作战飞机势在必行,因而这次事件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歼轰7计划。

  中国获得的f—111战斗机的完整的弹射座舱,对并列双座座舱的设计有很大参考价值。

  通过对f—111战斗机残骸的分析,中国在仅一个月后的1968年6月就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资料,为今后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计划酝酿后,歼轰7计划在1980年被批准以“一机两型”“串座先行”的设计原则进行发展,经过论证后并座计划随后放弃发展。

  “飞豹”歼击轰炸机性能当中具备了对于中国军队具有前所未有观念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轰炸观念。“飞豹”具有广大的打击半径,可以在战略轰炸型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改装发展出一种核攻打型。

  这是中国军队摆脱罗刹空军只由地面机场指引才能进行空战的落后战术的第一步。

  到这时为止,沈擒龙他们对罗刹的监视和技术情报收集工作宣告彻底结束。随后,沈擒龙又

  请收藏:https://m.jxjbj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