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5章 太原受阻_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口中郑重说道,

  “我希望大家都要记住!我等皆是华夏子民,生于斯长于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了一时之利,去残害吾民。那样的话,与彼等异族蛮夷有何区别?若是日后被我发现,有人胆敢行此等事,休怪我不念旧情!”

  众人皆是一震,异口同声应了下来。

  穆栩见此,方才满意的点点头,嘴里又道,“大家也不用再劝,以我的本事,天下能伤我的人,还没出生呢!这一座太原城,我今日非亲手取下来不可。”

  面对这样的穆栩,大家一时之间也毫无办法。恰在此时,呼延灼突然出声说道,“寨主,或许我有办法,可不费一兵一卒取下此城。”

  “哦,兄弟有何良策,可快快讲来?”穆栩这下是真吃惊了,忙追问道。

  呼延灼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家都知道,我呼延家祖籍就在这河东。族中有一长辈,名曰呼延庆,他年龄虽不到三十,但辈分却大,乃是我的叔祖。

  且据我所知,他与那守城的孙翊是莫逆之交,或许可请他来劝降孙翊。”

  穆栩自是知道呼延庆,此人在后世的评书里大大有名,他小时候在收音机还听过,呼延庆上坟、呼延庆打擂等故事。

  不过与评书上有所不同的是,正史里呼延庆的经历并没有那般传奇,他也并非生活在仁宗年间,与包拯等人没什么交集。他真正活跃的时间段,正是在宋徽宗赵佶年间。

  据后世史书记载,呼延庆曾任登州平海军指挥史,因其善外国语,又辩才一流,所以多次出使金国,商议联金攻辽之事。

  穆栩一边在脑海回想呼延庆的平生,一边听呼延灼继续说道,“我入伙梁山之后,曾与庆叔祖通过书信,听说他如今人在东京,在等候枢密院任用,或可着人快马加鞭,去请他前来做个说客。”

  听到此处,穆栩有些失望的摇头道,“办法倒是好办法,只是这一来一回太过耗时。若刚到太原时,就去请令叔祖来还差不多。”

  话说到这里,他见呼延灼神情有些讪讪,顿时明白了其为何先前不提此事了。

  原因说白了很简单,无非就是呼延家想要两头下注,由呼延灼留在梁山,赌穆栩是否能够成事。如果成了,那呼延灼就是开国元勋,呼延家便能重现呼延赞时代的辉煌。

  如果穆栩不能成事,那也不打紧,不是还有呼延庆在朝廷兜底吗?反正他家怎么都不吃亏。

  想清楚了其中的关节,穆栩倒也没有在意此事。毕竟这种行为其实不足为奇,古来便是那些世家的拿手好戏。就和三国演义里,诸葛瑾入仕东吴,诸葛亮辅佐蜀汉是一个道理。

  呼延灼虽献计不成,但穆栩却显得颇为高兴,接下来还好生勉励了其几句。

  只因穆栩清楚的很,呼延灼既然能说出此话,那就代表着在他心里,穆栩的份量已然高于大宋朝廷,这可是个好现象。

  不提穆栩如何安抚呼延灼,却说一旁的朱武,在听了呼延灼话后,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出来一个主意。

  待见穆栩说完话后,他就迫不及待的进言道,“托呼延灼将军的福,小可生出了一计,想来破太原不难。”

  “计将安出?”

  面对穆栩的追问,朱武侃侃而谈道,“目下河东宣抚使兼太原府尹乃是张孝纯,此人素来胆小怕事,偏又生性多疑。

  咱们或可利用这点,由萧让兄弟模仿呼延将军叔祖的笔迹,写几封劝降孙翊的密信,然后再命人送到张孝纯手里。

  到了那时,以张孝纯的性子,岂能再信孙翊!要是这太原城没有孙翊守卫,我大军取之又有何难?”

  穆栩眼前一亮,笑着拍手道,“好一招借刀杀人的离间计!就这么办,呼延兄弟手中可有令叔祖亲笔书函,还请借来一用!”

  呼延灼抱拳回道,“寨主且稍待片刻,我去帐中取来。”

  有了呼延庆的亲笔信做参考,萧让很快就大笔一挥,写就了几封以呼延庆口吻,劝说孙翊投降的书信。

  随后穆栩便命大军对太原围而不攻,趁着夜色使人用劲弩将书信射入城中。为了确保张孝纯可以得到书信,他特意吩咐下去,要换几个方位多射几封。

  请收藏:https://m.jxjbj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